《湖南工人报》:痴迷于“创新”的兵器工匠 |
||
|
||
说起“罗军”这个名字,在江麓集团几乎无人不知、无人不晓。这个集“全国劳动模范”、“全国五一劳动奖章”、“全国技术能手”、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等荣誉于一身的“名人”,是江麓集团乃至兵器系统的优秀高技能创新型人才的典范。 罗军是江麓集团综合传动分厂职工,迄今从事车工、数控机加一线工作已经29年。“操作数控机床其实并不是很多人心目中那种坐办公室的好工作。”罗军说,自己一度也想过离开一线,去做业务干部。但在后来的技术创新过程中,罗军发现了自己的兴趣所在。“每次有人来找我,说要加工的产品做不了、做不好,而我又能通过技术创新帮忙解决的时候,就会有一些小小的成就感。” 凭着对“小改造”“小发明”的爱好,对“创新”的痴迷,他把“技术创新”当成了终身的事业,坚持不懈,并乐在其中。 罗军一直有一个习惯,就是把工作中的一些“奇思怪想”和听到、学到的一些独特方法、观点,认真记录在一个笔记 本上,经过整理后取名叫“忽然想到”,并时常补充新的内容,将想法付诸实践。 在加工某特种传动螺杆零件时,由于该零件尺寸精度为士0.01毫米,车削时受力极易弯曲甚至扭断,按照传统车削方式,产品根本无法加工。罗军独辟蹊径,改变加工方法,在产品圆弧形螺纹尾部铣出一斜圆形槽作为进刀点,将右旋螺纹车刀反装,主轴反转反向切削,很顺利地加工出了这种零件,产品全部合格。此项技能创新操作法被命名为“罗军大螺距螺纹反向车削法”,并被编人《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技能创新成果荟萃》一书中。 罗军说,只要有创新的思维,创新无处不在。 他结合生产实践,将报废的硬质合金刀片经改造后,用于加工浅小孔,此项创新通过废物利用,直接省去了加工中心孔的刀具购买费用成本;经过他改进的丝锥进行攻螺纹时,丝锥的切削受力更为合理,据使用统计,在加工热处理硬度为38N44HRC合金结构钢的产品时,每个丝锥使用寿命由原来的加工产品100件提高到320个左右;他还通过刀具修磨推广,成功修复了高价格刀片、丝锥等刀具,产生的经济价值每年约为10万元以上…… 2014年,江麓集团成立了以罗军名字命名的创新工作室。罗军认真组织指导团队成员提升操作技能和数控编程技术、开展工装设计改进、参与公司科研项目等,打造技术精湛的创新团队。 如今,创新工作室培养了张鑫、陈灌生、ⅳ伟伟等一批在省市技能大赛中脱颖而出的优秀数控技能人才。工作室创新的特色操作法“关于短导轨、砂轮滑移式深孔工装磨削技术”,人编中国兵器集团《第三届职工创新成果荟萃》。工作室成立以来,累计为公司节约、创造价值近400万元。 |
||
关闭窗口 |
| ||
| ||
| ||
|